發布日期:2022-10-09 點擊率:35
美國艾倫細胞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使用機器學習技術訓練計算機,使其可在不使用熒光標記的情況下較為準確地辨認出細胞結構。
傳統的熒光顯微法使用發光分子標記來確定細胞結構,但價格昂貴且每次只能觀察一部分結構。發表在新一期《自然·方法》雜志上的研究顯示,這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可在黑白圖像中辨別擁有2萬多個蛋白質的人類細胞結構。
論文作者之一格雷格·約翰遜說,該技術可以在更大尺度上觀察細胞結構,尤其適用于活細胞的觀測。它可用于腫瘤活檢、再生醫學,還可在培育器官或身體組織時觀察細胞如何發生實時變化。
據介紹,研究團隊使用一種被稱為“卷積神經網絡”的機器學習技術訓練計算機,讓后者識別線粒體等的圖像。他們測試了12種細胞結構,計算機的多數識別結果與熒光標記圖像相符,未來接受更多的訓練還能進一步提高準確性。
下一篇: PLC、DCS、FCS三大控
上一篇: 索爾維全系列Solef?PV